价格上涨
据《缅甸时报》2011年7月18日报道,缅甸矿业部下属的缅甸宝石公司(Myanmar Gem EnterprISe)发言人日前表示,2011年7月13日于缅首都内比都闭幕的缅2011玉石珠宝特卖会(The Jade, Gems and Pearl Special SalES 2011)交易量创历史新高。
据统计,本次特卖会共计有9366名来自本地和其他国家的客商参加,约有超过21500批玉石珠宝通过拍卖最终成交,均创下历史水平。缅甸宝石公司没有披露最终的成交额,但表示成交额超过了2011年3月在内比都举办的第48届缅甸玉石珠宝交易会的20亿欧元,且大部分买主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。 缅有关业内人士指出,此次特卖会拍卖的玉石珠宝品质明显高于往届,也是成交量创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。 2011年,缅甸于内比都举办两次珠宝玉石交易会(3月和11月)和一次特卖会(7月),由缅矿业部等主办,均采用竞拍方式。由于缅受美国制裁,竞拍以欧元进行结算。
产地矿区
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,长约250千米,宽约15千米,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。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。下面介绍各矿区的翡翠玉石。
1.帕岗:属历史名坑,开采最早。帕岗皮薄,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, 结晶细,种好,透明度高,色足;个头较大,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,呈各种大小乐石。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。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,但已全部采完,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。
2.抹岗(也称抹岗):皮较粗,皮色灰黄或灰白; 水与底均较好,裂纹少,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,很少含杂质,玻璃底较常见,但产量少。
3.灰卡:皮壳杂色,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,透明度好坏不一,水底好坏分布不均,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。 个体大小悬殊,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。
4.龙塘 (也称龙坑):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,皮壳较粗。大部分水与底均好,绿色很正,常出高翠料。
5.自壁(又称次卑):皮壳以黄灰为主,水底均佳,裂纹少,但有白雾,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,有少量做手镯的绿花料产出,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。
6.麻蒙(也称乌砂):黑乌砂黑中带灰,水底一般较差,且常夹黑丝或白雾,绿色偏篮。
7.打木砍(也称刀磨砍):皮壳多为褐灰色、黄红色,一般水与低均较好,但多白雾、黄雾。个头较小,一般1--2千克。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,也较名贵。目乱干:属新厂,无皮,水好底好,有白雾。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,一般在一块料上有紫、红及淡翠并存,但裂纹多。
8.马萨:属新厂,无皮或少皮,绿较浅淡,水与底有好有差,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。